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聘用交易员做买手(buyer),规避价格风险

聘用交易员做买手(buyer),规避价格风险
文/林时安
面对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玉米和小麦等商品近日来一天价格波动幅度,和上世纪90年代一年的波动幅度一样大。厂商认定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新时代,避险已成常态。
过去物价平稳,不必担心受价格暴涨之害,避险需求很少,现在好景不在,全球商品需求猛增,食品原料一齐上涨,成本暴增,厂商深受其害。商品市场的波动起伏不是短期现象,而是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增加造成的结构性变化。
食品厂商忙着聘用商品交易员高手从事采购(sourcing),采用复杂交易系统,实施避险措施。厂商找嘉吉、邦奇、ADM等交易公司,挖角熟悉市场波动的交易员。有一家超大食品厂商委托Russell Reynold公司,征募新设的全球商品采购总监职缺。
食品厂商管理当局认为:很多经理人没有经历通货膨胀环境,必须设法管理。如果他们采购商品时比对手高明,就会有竞争优势。因为贤才难觅,同行之间也彼此挖角。
为了应对风险,食品厂商通常采取的避险措施:
1、创设了采购长的职位,聘任熟悉期货交易的高手担任;
2、拉长避险期间,而且为大部分的商品组合避险;
3、提高商品售价,等等。
注释:嘉吉(Cargill)是世界四大粮商之一。邦奇是全球最大的油料生产商邦奇公司。ADM是美国油籽加工巨头ADM公司旗下的投资服务公司。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

1 条评论:

匿名 说...

确实如此,不只食品,很多原料市场都有期货手在做采购,化工原料,原油,钢铁...
不过即便如此,风险依然很高,有时预测不准,也无法即使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