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減法主义与人生

文/林时安
如果你在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食堂用餐,举世闻名的校友们的画像光芒四射,似乎在注视你。牛津名人、大诗人T.S.Eliot曾经在一次宴会的即兴演说中说:“各位,生命之杯中的杂质搅浑美酒时,不妨将生命之杯倒空,没有必要留恋杯中的精华,因为你可以再把它倒满,美酒会更纯洁。
这段演说出现在塔.狄埃斯《艾略特延长泰晤士河》的文章中。这段话表明的意义,正是人生战略之一——减法主义。
减法主义作为人生策略,它主张把生命之杯倒空,目的不是归零,而是重新灌注纯洁的东西,让生命重整旗鼓。
资讯时代让我们陷入恐慌、焦虑和孤独。日日汲汲于成功与发财,疯狂地吞噬大量信息,尝试各种成功的手段。最终导致自己有知识没有学问,知道成功的方法而自己却是失败的人。
因此,你要是不愿意减去多余的,你就不能真正走上你完善自我的道路。有一次一位作家对查里斯·毕肖普(美国亿万富翁)说:“你之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思路敏捷,是因为你脑子塞得太满。如果你把脑袋倒空,情况将随之改观。”
我们也不难理解,思考10万元价值的事情与100万元或更高价值的事情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因此,你思考的事情的价值会决定你行为的最终价值。

1 条评论:

匿名 说...

思考10万元价值的事情与100万元或更高价值的事情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因此,你思考的事情的价值会决定你行为的最终价值。

挺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