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展览

文/林时安

参加国际展览,可以说是企业宣传产品、建立业务网络、寻找客户的良机。由于其他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使企业面对面地接触众多的买家,并且大量买家的决策者会光临知名展览会,因此,选择合适的国际展览是企业市场开拓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国内企业为此煞费苦心。

国际展览发展迅猛
在当前的展览市场中,展览发展迅速。其中包括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个别国家的。一些展览会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盛事。例如:ITU TELECOM WORLD(世界电信展),每4年举办一次。在国际电讯联盟(ITU,联合国的二级委员会)的指导下,这个高技术的展览会吸引了近千家参展商,超过10万人的参观者,其中包括七、八十个国家主管电信产业的部长和成百上千的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

选择国际展览的简便方式
1、了解你公司的买家或你公司想与其做生意的买家,它们会去哪一个展览会寻找产品;
2、从会刊、网络、国际行业组织或派人参观,收集展览会参展者资料,以资今后是否参展作决策依据。
这种简便方式是针对你公司的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而言。如果你公司对自身产品一直看好,但还没有国际客户或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客户,那应该怎么办呢?

精准选择国际展会的步骤
1、 利用网络或相关机构来搜寻一些相关信息。
例如从Tradeshow Central网站http://www.tscentral.com/或Tradeshow Week网站http://www.tradeshowweek.com/搜寻一些相关信息。
其次,可以向主办单位或本国的代理(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索取相关的资料。
但是,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及时性和正确性,多方面印证,确保数据真实。你还可以寻找是否有经过独立机构稽查的数据。
2、 你企业的目标市场,以及竞争者是否参展。
从会刊的参展商名录中检查你企业的竞争者是否参展。其他从会刊或展览会官方网站无法获得答案的问题,可以直接洽询主办机构或本地的代理机构。
如果你企业是专业的IT企业,最好的选择是参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IT展:德国汉诺威电脑电信博览会(CeBIT),美国拉斯维加斯秋季电脑展(Comdex Fall)和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3、 根据市场目标与企业市场推广预算作决策
根根企业市场战略,确定要开发的潜在市场,进而选择准备参加的国际展览。主办单位或你本地的代理单位会帮助你制定详尽的参展预算。
大型国际展览的展位租金通常比国内高出数倍;参展成本除了展位租金外,还包括差旅费、展品运输、宣传品制作与印刷以及其他应酬费。
4、 锁定特定的目标
确定每一个展览会的参展成本后,再根据决定开发新市场还是巩固已有市场的需要作出选择。有时,应买家的邀请而参展。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区域性的,例如农用机械,你企业可以选择参加“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当前面临全球经济衰退,但是不等于没有一点机会。在这时期,企业更应该注重提升实力,该宣传的时候还应该宣传。一旦经济形势转好,买家想采购产品了,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经常做宣传的企业。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选择合适的国际展会,接触到合适的目标客户,尤为重要!
文章刊登《中外会展》2008年第11期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ttp://greatbuyer.blogspot.com/

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

世界是平的 Outsourced


文:未完的故事交錯的續章(http://hercafe.yam.com/blog/haidy/category/626

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与多伦多影展、温哥华影展等奖项,佛里曼「世界是平的」理论最佳影像代表。故事讲述在降低经营成本的考虑下,工资低廉又会说英语的印度大学生成为美国电话网络销售公司的最爱,于是纷纷将呼叫中心(call center)迁往印度,但是文化差异闹出的灾难和因廉价而获得的利益可能不相上下。
本文转引自 http://hercafe.yam.com/blog/trackback.php?id=401459

这是讲述一个美国客服主管(托德)某天被叫进去高阶办公室
告诉他整个部门工作都被外包了
在美国请一个人,在印度可以请八个主管

他必须选择去印度训练新的主管,把客服时间降到六分钟以下或是离职
离职就是股票选择权、退休金等等通通消失了
迫于无奈他只好认命去印度
其实透过这部片可以认识一下现在当红的印度
印度的人才济济,我们实在是不能轻视
否则有一天我们可能通通都被取代...这是后话

真正片中展示出来的印度文化
包含了他的神祉、婚姻、社会现状、饮食习惯、建筑、衣着
我觉得虽然贫穷就很有让人想去玩的魅力

由于英语也是他们的国语,又从英国人学习
所以口音比美国还标准
所以主管主要是去教他们不要那么标准
一开始他建议他的员工怎样怎样
最后其中的员工告诉他,他应该学习一下印度文化
也因为双方对彼此的认识渐增
也考虑到国情文化,终于他的业务也推展到预定目标
这部片还可以了解一个主管怎么以open的态度去领导他的手下
他的手下又会怎样回报他
比如他改变了西方工作必须要穿西服、工作桌啥瞇不能放的习惯
而且建立了奖赏制度,给予下属想要的东西
你不要的垃圾,或许是别人的珍宝
怎样切入一个十亿人口的市场,往往或许只是一个不同的想法

尤其他训练的未来副总裁是个女生,他在提拔的当下说了
“亚莎什么都会”来否决其它人的疑问
在印度,相信女权尚未与男权平等
所以这句话也大大增加了下属的向心力及行动力
一个放心的主管,其实比啥瞇都令人振奋人心

当然在某次意外状态下,这两人当然也要来一场恋爱
不过这算是女生婚前的一个小小的假期
所以他们在回到人群中,还是得守礼装陌生
还好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就是了

至于印度公司后来怎么呢?
业绩目标达到了,但是工作又被中国抢走了
也就是整个公司又被裁撤掉了,他被宣告必须前往中国
在告知同事不幸的消息时,他质疑为何大家很悠闲
印度主管说他们这行现在很抢手
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找到新工作,还有一个月的资遣费有何不好
只有管理层比较难找,尤其他有一定的年纪了
所以男主角想到的两全方法就是把中国的位置让给他
而他回到了美国,毕竟他也不想去中国

此外,这部片里有很多温暖的人情
也告诉你专家或许一点也不起眼,但他就是很厉害
当那天公司高阶来裁撤的造访时
公司因为农田灌水而淹水一团乱时
他说了在美国不行,在印度可以
他的专家其实只是一个老是抢他东西的小孩的爸爸
接电能力把所有的计算机全救活了,也让他们反而破了纪录!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佛里曼( Thomas L. Friedman )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Hot, Flat, and Crowded: 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继2005年《世界是平的》一书后,再次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作为一个《纽约时报》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先后已获得三座新闻界中最高荣誉的普立兹奖。他三十岁时因报导中东纷争,第一次得奖。
  近几年来,他的论述、演讲、访谈,已从宗教纷争、国家对立转移到人对自然、人对能源、人对子孙的掠夺。围绕的主题是:能源与环保。他文章中出现最多的主题是“能源气候年代”、清洁电力、能源效率、资源生产力、石油输出国的独裁、征油价税、美国政府的无能、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能源需求激增带来的新挑战。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的脉络概括是:
  第一,目前的“能源危机”可以概括为:需求激增、供给不足、能源耗竭、替代品不足,因而每隔一段时期,便导致油价的狂飙;另一方面能源的使用,带来了气候及生态破坏。
因此,面对地球变热、变平、变挤,产生了“需要面”的巨变后,必须要设法在“供给面”采取对策。
  佛里曼借用美国Dell公司创办人提到的一个名词:“再世代”(Re-generation)来鼓舞大家。“再世代”是指全球人类,不论年龄,共同致力于资源之“再生”(renewable resources)、“再用”(recycling)、与“再改造”(re-engineering)。

  在西方社会中,公共知识分子是有能力、并自认为有责任推动一个新思潮与新运动的辩论。该书的主标题是“又热、又平、又挤”(Hot, Flat, and Crowded)。具体引证书中一些数据:
  (1)地球变“热”。除非人类采取措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专家们警告:气候变化“可能会带来对空气、海洋、冰山、土地、海岸线、物种等突发且无法扭转的伤害”;“不在2012年之前采取行动,就会太晚,关键就在这几年”。平均温度即使只上升摄氏0.8度,就会产生重大的水灾、旱灾、热浪、野火、冰融,及对动植物生存的伤害。
  (2)地球变“平”了。因为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软件),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共同市场建立,贸易障碍减少等因素,使前所未有的全球人口,加入了全球化行列,形成了中产阶级的崛起,也加速了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新兴国家(如中国)的需要激增,新兴国家的人民想过“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3)地球变“挤”了。1800年,伦敦是全球最大城市,人口100万。1995年,世界上有280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超过1,000万人口的大都市也有14个。

作者思维犀利,思路清晰,文字流畅,擅于说故事,全书读来轻松、愉悦。该书主题融合了经济、政治、环保、科技、愿景,读后会使读者感受到正跟上了当前“绿能革命”的步伐,激发热情,使你要求自己对加入“绿能革命”的行列中。